故宮“土特產(chǎn)”:清朝宮廷畫
每天30分鐘 與名師相約 把你的思維帶到未曾去過的地方 聶崇正,故宮博物院研究員,。故宮博物院學(xué)術(shù)委員會委員,,享有政府特殊津貼,。中國博物館學(xué)會,、清代揚州畫派研究會,、古版畫研究會會員,。出版《清代宮廷繪畫》,、《宮廷藝術(shù)的光輝》,、《中國繪畫三千年》(合著)等著作,。 近年來,隨著兩部清宮戲《延禧攻略》,、《如懿傳》熱播,,掀起了全民對清朝文化的熱議。 從清宮流行的服飾,、發(fā)飾,、唇妝到兩部劇角色對比PK再到乾隆、嬪妃演員古畫對標(biāo),,網(wǎng)友算是足足過了一把癮,。今天象山微課要帶大家了解的是清代歷史的縮影——宮廷畫。 自從有了宮廷,,就有了為宮廷服務(wù)的宮廷繪畫,,它是宮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 清宮繪畫是北宋宣和以后的又一繁盛期,,畫風(fēng)獨特而鮮明,,作為一個獨立的畫派在中國繪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,。 宮廷繪畫大致可分為紀(jì)實繪畫、裝飾繪畫,、歷史題材繪畫和宗教繪畫 4類,。 紀(jì)實繪畫包括皇帝后妃及文武大臣的肖像、皇帝日常生活的圖景和記錄當(dāng)時重大事件的畫幅如《康熙皇帝朝服像》《康熙南巡圖》《雍正皇帝祭先農(nóng)壇圖》等畫作,。 裝飾繪畫包括大量粘貼于宮殿墻壁和案頭觀賞的山水,、花鳥畫。歷史題材繪畫創(chuàng)作不多,。 宗教繪畫,,佛道題材均有其中一部分受西藏嘛教藝術(shù)的影響,頗具特色。 與常見的繪畫直接的落款形式不同,,在帝后肖像畫上,,清朝的繪畫者不署名款,其余作品署款有固定格式,。 須用工楷字體書寫,畫家姓名前必冠以“臣”字,,如“臣丁觀鵬奉恭繪”、“臣郎世寧恭畫”,。 紀(jì)實繪畫中人物肖像,、服飾、武備,、儀仗,、陣式、舟車等的描繪具體寫實,,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,。部分山水、花鳥畫往往描繪塞外景物,,在題材上有新的開拓,。 在宮廷中供職的畫家,絕大部分為來自民間的職業(yè)畫家,,另外還有若干歐洲來華的傳教士畫家,,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畫家就是郎世寧。 他最初的身份是意大利傳教士,,來華的目的是傳教,,但在傳教的事業(yè)上卻一事無成。 反而他的畫作卻受到雍正,、乾隆兩代帝王的賞識,。為了迎合統(tǒng)治階級的趣味,郎世寧花了八年時間用來研習(xí)中國畫的材料和技法。 最終形成中意混合的折中風(fēng)格,,在他的畫里,人物,、駿馬,、名犬等主題采用明暗、影子,、解剖等西畫的繪畫方法,,而背景的樹木、河流,、明暗和傳統(tǒng)皴法,,創(chuàng)造出符合中國人視覺習(xí)慣的畫面。 世人皆知郎世寧善于畫駿馬和名犬,,殊不知那是因為馬上打天下的滿人喜歡駿馬和忠誠的犬,。 在沒有照相機的年代,郎世寧用他的畫筆記錄了很多重要人物和事件,,如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莊接見歸順的少數(shù)民族頭領(lǐng)等,。 郎世寧更將乾隆一生的大事,諸如戰(zhàn)爭,、狩獵,、宴會等場面盡皆入畫,最好的作品之一《哈薩克貢馬圖》,,畫面生動逼真,,揮灑自如。 郎世寧還奉命繪制過一幅著名的帝后與11名妃嬪在一起的圖像《心寫治平》,。據(jù)說乾隆也只看過該畫三次,,然后將畫封存,降旨說如有人偷看該畫,,必凌遲處死,。 雖然郎世寧的繪畫并不能代表那時歐洲繪畫的最高水平,但他融中國工筆繪法和西洋畫三維要領(lǐng)為一體,,從而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畫風(fēng),。 文獻(xiàn)記載,郎世寧的畫法被稱作“線畫法”,,代表了當(dāng)時宮廷的主流畫派,。 郎世寧將自己摸索成功的新體畫,傳授給傳教士畫家王臻誠,、艾啟蒙等人,,同時將歐洲油畫技巧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中國畫師,為清朝宮廷培養(yǎng)了眾多兼通中西畫藝又各有專長的宮廷畫家,。 總而言之,,清朝的宮廷畫是宮廷文化的一個縮影,,透過這些栩栩如生的畫作,我們可以對活躍于影視劇上的清朝有更清晰和正確的認(rèn)知,。 END 掃碼觀看視頻講座 長按識別 獲取更多精彩內(nèi)容
- 上一篇: 4月新書推薦
- 下一篇: 回到民國,,那些文人趣事